研学实践(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欢迎您,今天是:2025年04月26日
手机端
加入收藏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合作交流 > 正文
体验培训的起源与发展
0
发布时间:2019-12-02 浏览数:4121

编者荐语:

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实践教育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单位安徽工程大学实践教育学院,是校会共建的教育改革创新实践尝试的产物。薛保红院长作为国内从事实践教育专业研究的学术带头人之一,其个人和团队的研究实践一直是工委会重要的理论支撑。

以下文章来源于安徽工程大学体验产业学院 ,作者体验产业学院

1111.webp.jpg



一、 体验培训的起源


在借鉴发达国家体验培训的基础上,融合我国教育培训行业的特点,本着本土化、地域化、民族化的特点,国内体验培训正向着多元化的方向迈进。为了能够更好的理解和运用体验培训模式,需要追本溯源,从其根源本身挖掘它更深刻的意义。体验培训的起源主要来自于战争,主要有外展训练木章训练种起源论。


(一)
外展训练


外展训练起源于英国,它的英文表述是“Outward Bound",直译是“出海的船”,主要在航海中使用,是船只出发前,用于召唤船员上船的旗语,表明船出发的时刻到了。而现在OB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的名称,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并在教育领域诠释为一艘 小船在暴风雨来临之际离开安全的港湾,驶向波涛汹涌的大海,去迎接未知的挑战,面对风险与困难的同时,也可能发现新的机遇。

外展训练(Outward Bound)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盟军在大西洋的物资供应线屡遭德国纳粹潜艇的袭击,大西洋上有很多船只由于受到攻击而沉没,大批船员落水,由于海水冰冷,又远离大陆,绝大多数船员在运输船被击沉后葬身鱼腹,但仍有极少数人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磨难后得以生还。人们发现绝大多数生还者不是身体强健、反应机敏的年青船员,而是年纪偏大的老水手。救生专家们调查、分析,找到了问题的答案:这些人之所以能在危难中生还,心理是否健康,意志是否坚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些老水手正是因为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勇敢地面对危险,沉着分析处境,运用丰富的生活经验找到克服困难的办法,并咬紧牙关,横下一条心,坚信人世间没有过不去的难关,求生的欲望支撑着身体,当灾难到来时,他们有强烈的求生欲望,首先想到的是:我一定要活下去,可以逃离苦海,摆脱死神的纠缠。而大量年轻水手,尽管身体强健,可当灾难来临之际,更多地想到:这下完了,我不能活着回去了,看不到生还的希望,想不到求生的办法,丧失了活下去的信心,以为这就是生命的终点。于是精神的沮丧带来心理防线的全面崩溃,求死的欲望拖垮了身体,从而导致智力活动的终止和体能的迅速下降,很快就葬身海底了。


2.webp.jpg

库尔特·哈恩


据此,德国籍教育学家库尔特·哈恩(Kurt Hahn, 1886 年——1974年) 博士提出了“外展训练”概念(Outward Bound),利用一些 自然条件和人工设施,让那些年轻的海员做一些具有心理挑战的活动和项目,以训练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而后,其好友霍尔特(Lawrence Holt)在1942年成立了一所阿德伯威海上外展训练学校,以年轻海员为训练对象,这是外展训练最早的雏形。


(二)
木章训练


333.webp.jpg

贝登堡将军


要掌握木章训练,我们必须首先要了解贝登堡先生和其创办的童军。贝登堡先生全名为罗伯·斯迪文森·斯密斯·贝登堡,1857年2月22日出生于英国伦敦。他两岁时, 时任牛津大学数学教授 兼牧师的父亲便去世了,富有智慧、幽默感和坚毅性格的母亲独力将九个子女抚养成人。贝登堡的外公是位海军上将,贝登堡常请外公讲述航海或其他的历险故事,贝登堡的哥哥们也常带他到野外去活动和划船。此外, 贝登堡喜欢画画,他能同时用左手和右手画画、写字、画素描。他也会弹钢琴、拉小提琴、吹喇叭、吹号。他唱歌的时候音域宽广,在编剧及表演方面更有惊人的才华。19岁(1867年10月)时从桑德何斯特(Sandhurst) 皇家军事学院毕业,进入陆军,以骑兵少尉的身份被派至印度陆军轻骑兵团。在军中,贝登堡对地形学的高强能力使他得到一个奖章, 他整理的有关地形的记录不但被当地的军事法庭采用,也被伦敦的参谋总部采用作为参考资料。此外他也教士官们射击、骑马、探险、侦察、警探等课程。在工作闲暇, 他是一名优秀的驯马师,能将劣马训练成良马,他还喜欢猎山猪,甚至写了一本有关猎山猪的书。

1888年他奉命前往东南非的纳塔耳(Natal), 并参加了祖鲁(Zulus) 战役。他训练优秀的警探,使得敌人无所遁形。在这次战役中,他得到当地土著的友谊,一位酋长送他一串很长的木珠项链,后来他把项链上的木珠分送给优秀的童军领袖,这个习惯以及复制的小木珠,至今仍然保存着,这就是童军服务员(木章)的由来。

从上述对贝登堡先生与童军的介绍分析:木章训练又称为童军活动,是由贝登堡先生创办的童军中专门训练童军成员综合素质的一种技术。木章训练也起源于军事,战争结束后,主要应用于世界各国的童军活动。木章训练是一种具有很强的教育目的,采用休闲娱乐的方式,以帮助青少年发展身体、智慧、团队意识和精神为目的,运用“做中学,学中做”的方法,提倡与别人一起实际操作, 以小队制度发展领导能力、团队技能和个人责任的青少年生活教育运动。木章训练的组织需要参考各地社会的条件而设计,并服务各地社会的需要,依据青少年的兴趣规律活动的进程,与大自然接近,以大自然特有的简易性、创造性和发现性丰富青少年的学习环境,给青少年提供冒险和挑战的机会,满足青少年的好奇心去发现新事物、发现教室以外的世界,以发展自我智慧、学习技术和传送智慧给别人。

仔细分析外展训练和木章训练的起源以及创始人的教育出发点,我们不难发现,这两种教育形式,有其共同的特点:都强调主动学习、动手实践,边做边学,在反思中提升心智,具有体验式学习的鲜明特点,也正是体验培训的理论渊源。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体验培训的定义:它是以体验为基础,采用团队(小组)学习的形式,在“做中学”理念的指引下,通过体验感悟和分享总结的方式来实现获得知识、习得技能和提升心智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模式。


二、体验培训的发展


了解外展训练和木章训练的发展能够帮助我们理清体验培训的发展思路,对继续开展和繁荣体验培训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
外展训练的发展

444.webp.jpg


1、外展训练的创建

外展训练的创建可以追溯到1938年,哈恩博士获得了英国国籍,其后他呼吁英国战争委员会在部队中实行一种训练方式,用几个月的短时间就能使得英国步兵在耐力、胆识和自卫能力方面得到很好的训练。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部队征用了戈登思陶恩学校,学校搬迁到威尔士的营部。当时的哈恩一直抱着实行一个 “城郡徽章计划(County Badge Scheme)"的梦想,这是一个雄伟的国家计划,想要培养英国年青人的身体素质、事业心、韧性以及激情,由于一些条件的限制,这个计划一直没有实现。正当哈恩一筹莫展时,一位一对大西洋上船只受损后人员伤亡,非常担忧的船业公司老板劳伦斯·霍尔特(CLawrence Holt)与他不谋而合。哈恩提议他们联合力量,开创一所新型学校,对年青人进行一个月的培训课程,课程运用哈恩的“城郡徽章计划”来实现培养和改变年青人态度的目的。1941年学校在威尔士的阿伯德威成立了,霍尔特坚持把它叫做Outward Bound学校,学校对青年人设立一个月的学习课程,包括小船驾驶训练、要达到合格标准的体能训练、用地图指北针跨越乡村的越野训练、救援训练、海上探险、穿越三个山脉的陆地探险以及对当地居民的服务活动。这就是外展训练的开端。

2. 外展训练的发展历程

经历了一系列创业的困难后,Outward Bonud不断进步,一批批的青年人在这里“战胜了失败主义”。为未来迎接挑战做好了准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Outward Bonud学校发展的规模越来越壮大,学员中不但有年轻的海员,还有工厂的学徒、警察、消防员以及军校学员。1946 年Outward Bonud信托基金会在英国成立, 目的是推广Outward Bonud(简称OB)理念并且筹集资金创办新的OB学校,(OB信托基金会拥有OB的商标,掌握着该商标使用许可证的发放。1962 年曾在戈登思陶恩任教的美国人乔什·曼纳,在美国成立科罗拉多OB学校,并于1963年正式从OB信托基金会获得了许可证书,成为真正将拓展训练推广开来的人。1974年,外展训练实践教学大纲在美国出台,得到了高度的评价,该大纲被“全美教育欧及网络(NDN)" 评选为优秀教学大纲。随后美国高中课程大纲中一直沿用该计划的学校已达到90%。1979 年美国的外展训练专门机构为了普及拓展训练开设了拓展训练讲习班,专门学习该教学大纲,培养学校的拓展训练专职人员和骨干。此后又有200多名心理指导者和养护教师受到了专门训练,所以,在美国拓展训练计划推广最快的是高中、养护教育和心理治疗领域。随后私人疗养康复、精神病医院也对拓展训练表现出极大的关心,从此拓展训练在美国得到普及,拓展训练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

1964年1月9日,组成OB法人组织的文件在美国起草,随后的数年间,OB学校在世界各地不断成立,实践着OB理念。OB组织也逐渐发展成为OB国际组织(简称OBI),目前其办公地点设在美国犹他州的德雷伯市。OB国际组织下属的Outward Bound School (简称OBS)已经遍布全球五大洲,共有40多所分校,这些分校秉承了哈恩的教育理念,受训人员包括学生、家长、教师、企业员工和各级管理人员。在亚洲地区,新加坡最早建立了OB学校,此后中国香港、日本、韩国先后引进了这种体验式教育的课程模式。

  1970年,中国第一个加入OB国际组织的专业培训机构——中国香港外展训练学校,这也是外展在中国发展的一个里程碑。1999年由该组织筹建的广东肇庆外展训练基地,成为该训练组织下属的国内第一个培训基地。1995年在北京成立了第一所拓展训练机构——北京拓展训练学校,是最早开始在大陆开展课程的培训机构。而“拓展训练”最早被人众人集团注册成为自己的品牌,成为“拓展训练”的合法拥有者。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拓展训练在培训领域引起了前所未有的震撼,拓展训练培训机构遍布全国,培训机构层次不尽相同,既有公司性质的,也有学校、俱乐部等性质。据不完全统计国内从事相关产业的机构有上万家,但普遍存在寿命周期较短、课程雷同、层次不高的现象。普遍意义上的拓展训练应用领域多为企业、政府机构、MBA学员、事业单位,这对拓展训练的普及具有一定的推动意义。1995 年拓展训练在清华大学MBA课程中被引入,成为拓展训练在大陆地区教育领域的开端,而真正将拓展训练纳入课程学习的是2002年由北京大学首开先河,以钱永健教授为核心的教育者首次将拓展训练引入到大学体育课程,命名为《综合素质拓展训练课》,随后成立北京大学拓展训练教研室、北京大学拓展训练研究中心等专业教学研究机构。时至今日,北京大学已经举办了几十期全国高校拓展训练师研讨培训班,将他们研究成果传播到全国各地的高校和培训机构中,为推动国内体验培训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目前,大陆地区已有五百多所大中专院校开设了拓展训练课 。

3.相关外展训练组织

国际相关外展训练的组织主要有外展训练学校(Outward Bound School)、原野教育协会(WEA)、经验教育学会(AEE)、 探索教育活动(Project Adventure)等。


(二)
木章训练发展


1896年贝登保参加了南非的“马达贝之役”(The Matabele Campaign),在这次战役中,他再一次展现他在观察和警探术上的专长,使得敌人觉得他似乎无所不在,永远能掌握人们的行踪,因此称其为“音比沙”(Lmpelsa) ,意为“不睡之狼”。次年他升为上校,并再度调任至印度。这一次,他首次在训练时运用小队的组成,赋予小队信念和责任感。1899年南非的梅富根(Mafe King)城战事又起,6000 名波耳(Boers) 战士将梅富根城团团围住,而驻守城内的英国官兵仅1213名,贝登堡先生奉命守城,等待援军,他训练城中的青少年协助传令、探察、警卫、救护等工作,最后终于等到援军抵达。当此消息传到英国国内时,伦敦戏院和歌剧院里,观众和演员立刻自然地唱起国歌。正在用餐的维多利亚女王离开餐桌亲自撰写电文向防卫军致贺,此后贝登堡成为一个大将军,他是举国瞩目的大英雄。

贝登堡先生在他给童子军的告别书中说:“真正的快乐之道,是让别人快乐。”他还说:“请试着在你离开这世界之前,把世界弄得比原先你看见的那个更为美好。”

童军是国际性的,全世界超过150个国家或地区有正式的童军组织或办事处。童军自从1907年创立以来,一直在不断的成长。今天全世界有超过1600万的男女童军。


(三)
体验培训在国内的发展历程


1995年北京拓展训练学校的建立标志着以拓展训练为基本形式的体验式教育正式传人我国,由人众人注册商标后一直沿用, 发展至今国内绝大多数从事体验培训的机构实质上是从事体验培训的一个重要分支——拓展培训,这也是国内体验培训发展初期的主要形式;但早在1970年以木章训练为基础的童军体验式教育就已经传人中国香港地区,1997 年在广东肇庆建立了第一所拓展训练基地,随后以广东青年干部管理学院为代表的另一支体验培训——历奇教育诞生。从中国古代的炎帝神农开始就已经有了体验学习的基本思想,而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至理名言已经成为当今体验培训行业的遵照标杆。经过十余年的不断发展,今天国内的体验培训已经开始走向多元化,在拓展训练和历奇教育的基础上已经有教练技术、沙盘模拟训练、野战运动、音乐治疗、游戏治疗、营地教育、户外教育等多种体验培训模式。


三、体验培训高端化的展望


每一位准备从事体验培训的从业者都需要对本行业的未来发展做足够的了解,才能放心的将自己的职业生涯奉献给体验培训行业。

555.webp.jpg

1.正视拓展训练是国内体验培训的母体

我国最早从事拓展训练的先辈们,为今天体验培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最初来自于海上战争的体验培训课程渐渐已经成为经典,今天的体验培已经出现并较快的创新出新的形式,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做中学”理念仍然是现代体验培训的核心思想。所以我们不能够将拓展训练这一母体抛弃,谈所谓创新的培训模式,因为国内现代体验培训的雏形就是拓展训练,从尊重和理解的角度出发,也就没有必要抛弃拓展训练。


2.重视体验培训行业多元化发展的现状

经过发展,从最初一家从事拓展训练的专业机构发展到今天上万家体验培训机构,我们正在经历着这一行业的快速发展;课程的品质从最初的MBA高端课程发展到今天的员工普及课程;价格也由最初的上千元降至今日的几十元,这一行业正在经受恶性竞争的考验。从业人数不断增多,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体验培训课程的不稳定性,又一度被视为赚钱的工具。竞争必然导致分流,或被淘汰,或被创新。一些新的体验培训课程如雨后春笋般的产生,如山野体验、沙盘模拟、桌面游戏、音乐辅导、游戏治疗、教练技术、九型人格、营地教育、研学旅行、户外教育、野战运动等。这些新的形式将会成为引领未来中国体验培训行业的新趋势,所以值得每一位体验培训师重视,因为这其中蕴含着创新和机遇。

3.审视体验培训行业分化的未来趋势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发展到体验经济、网络经济和活动经济,人们越来重视自身以及团队的精神富有。随之,越来越多的体验活动不断增多。体验培训作为其中的一种重要形式 ,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那么体验培训在未来应如何发展呢?体验培训必将分成为两种类型:一是随着国内素质教育方式的不断创新,传统的拓展训练和历奇教育必将要回归校园成为学校实施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组织形式,这一类型的体验培训将由国家、学校和培训机构联合组织实施;二是一些创新的培训形式将逐渐形成特有的、适合成人教育模式的在职职业人土的职业培训和教育模式,这一类型主要由培训机构组织实施 。所以,未来的体验培训行业将会在出现拐点后开始分化,一部分成为公益机构的培训主力,而一部分将分化成为新的体验培训形式的主力,当然也有一部分不适应的机构在分化中逐渐被淘汰。


本文摘自于《体验培训--创造优秀的培训师》 作者:薛保红、盛建华、肖沛宇


官方微信
手机移动端